六盘水市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小窗口”也有“大作为”
有这样一个检察院内设部门:她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把2名左右干警驻守的控告申诉检察“小窗口”打造成全省市州检察院唯一连续6届19年的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今年1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集体一等功;她如我在诉、能动履职,以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救助困难群众的“大作为”,赢得群众信赖认可,办理出多件全国全省典型案例,近三年条线考核全省第一。她就是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
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2021年,某抢劫案被害人、高龄老人王某某坚持“罪犯长得高、力气大,被掉包了”,对法院一审、二审结果表示“有黑幕”,来到六盘水市检察院申诉时,对司法机关表现出极度的不信任。
第十检察部摸清老人的心结,进行充分准备,在后续举行的公开听证会上逐帧观看案件监控视频,围绕证据一一解答王某某的疑问。最能说服老人的是,听证会安排了一名身高体重与被告人相近的人员与他一起模拟了案件场景环节,王某某体验后说“感觉差不多”,终于息诉罢访。
王某某申诉案公开听证中,听证员、检察官向老人耐心答疑解惑
控申工作一头连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多年来,每当群众来到控告申诉窗口,第十检察部干警总是坚持耐心沟通、真心交流、诚心办理,想尽一切办法查明真相、释法说理或是及时补正,群众一个个郁积的“法结”“心结”就这样在诚意和暖心间,被悄然消弭。2020年,该部撰写的1篇申诉审查结果通知书获最高检通报表彰。
对疑难复杂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第十检察部启动长期坚持的“检察长接访包案”“律师参与多元化解”等制度机制,提高工作公信力。2020年以来,市检察院以“检察长+”模式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十余件,多元化解机制得到贵州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在全省推广。
2023年3月,在最高检第十检察厅举办的“我把群众当亲人”全国宣讲活动中,第十检察部代表贵州检察机关介绍围绕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经验,获得充分肯定。
困难当事人心中的“暖阳”
司法救助是解决群众困难、传递司法温情的民心工程。第十检察部以党建为引领,创建“暖阳”司法救助品牌,主动延伸救助触角,做到应救助尽救助,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检察作用。
201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067件,发放司法救助金1200余万元,为2100多名困难群众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办理某故意杀人案时,六盘水市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将被害人亲属郑某某救助线索移送第十检察部。在省市县三级检察院控申部门共同努力下,郑某某等4人获得司法救助金15万元,一家人得到了些许抚慰。然而,办案人员在回访时,发现郑某某仍居住在凶案发生的屋内,整日以泪洗面。他们认为,该房屋作为案发现场,不适宜家属再居住,遂协调当地为其申请到一套廉租房,帮助她们远离伤心之地,并为郑某某又解决了6万余元后续治疗费用。
第十检察部干警与公诉人到郑某某家走访调查
“独角戏”不如“大合唱”。司法救助并不简单等于“给钱”,被救助人往往还渴盼更多的关爱。第十检察部与多家政府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工作联席制度,综合引入社会保险、民政救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产业帮扶、心理干预等救助形式,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广泛衔接。同时,与市工商联、商会、市律协等探索建立“司法救助社会资金池”,拓宽资金来源。
退役军人赵某某被人故意杀害,其家庭失去主要经济来源,因案返贫。六盘水市两级检察院结合实际,主动开展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10.8万元,并协调政府部门帮助修葺房屋、落实精准扶贫医疗保障措施等,赢得了当事人及当地群众、政府的赞誉。该案入选最高检首批涉军司法救助典型案例,办案团队荣记集体二等功。
据介绍,该部还以高度的检察担当,主动扛起政治责任,调研形成检察机关集中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上报,得到六盘水市委政法委充分肯定,探索形成机制,由检察机关集中办理全市司法救助案件。
守好“最后一道防线”
控告申诉检察是检察监督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喻为检察工作的“反光镜”“后视镜”。多年来,第十检察部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大局,把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贯穿工作全过程,认真剖析案件背后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
2017年,第十检察部前身刑事申诉处受理王某某刑事申诉案后,发现原案判决可能存在错误。在法院未采纳市检察院再审检察建议的情况下,办案团队坚持提请省检察院抗诉,历时2年多,王某某终被改判无罪。该案被写入省检察院工作报告,获得代表委员广泛好评。
在办理案件中,第十检察部与各部门形成合力,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并引入第三方参与化解,补正瑕疵,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近三年来促成刑事申诉撤案11件。
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第十检察部身居“小窗口”,心在“快车道”。干警们表示,她们将进一步奋发进取,用心为群众守护正义、排忧解难,用司法温度和检察温情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凉都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