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匠心服务润乡土,十年坚守绽荣光 —临沂联通“集团级服务明星”、智家工程师王家育

  他是陌上的“信号园丁”,是孤寡老人的“云端亲人”,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沂蒙大地上编织数字纽带。他用一根根网线架起信息之…

  他是陌上的“信号园丁”,是孤寡老人的“云端亲人”,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沂蒙大地上编织数字纽带。他用一根根网线架起信息之路,用一次次俯身倾听乡音,以匠心为针,以温情为线,在田野间钩织出联通人“联通你我,服务大众”的初心画卷。

  从麦田里的“泥腿子工程师”到中国联通“集团级”服务明星,王家育用十年青春在临沂联通费县分公司探沂镇的田埂中书写答案。

  十年前,他带着对乡村的深情与对技术的热爱,一头扎进这片希望的田野,从此,工具包成了他最忠实的伙伴。他的工具包里,除了专业设备,总带着便民服务卡、网络排障手册和一卷创可贴;他的手机里,存着数百位用户的微信,随时解答“怎么连WiFi”“IPTV不能看”等问题。正是这份“多做一些”的执着,让他在2023-2024连续两年被山东联通评为“省级服务明星”,被中国联通被评为2024年“集团级服务明星”的荣誉称号。

image.png

耐心服务,他用匠心架起麦田的“信息桥”

  四月的风吹过费县探沂镇,绿油油的麦田翻滚如海,他攀爬线杆的身影,在农忙时节化作田埂上最醒目的坐标—安全帽下是晒得黝黑却笑容憨厚的脸庞。工具箱里沉甸甸的不仅是工具,更是费县探沂镇2000多户乡亲们沉甸甸的期待。

  “真没想到王师傅能直接到地里来!”李大爷种的麦田正值春灌关键期,因农田位置偏远,网络信号时断时续,急需一条宽带用于连接监控设备。得知需求后,王家育主动提出到田间勘查。当天中午两点半,他带着工具箱徒步两公里穿过麦垄,在麦田线杆上搭建网线,最终耗时近两个小时终于让监控设备连接上网络。李大爷攥着他的手连声道谢,他却指着田埂边新立的信号箱笑道:“以后您盯着手机就能浇水,麦子长得欢,咱心里更甜!”离场前,他还特意将田地里的线缆进行整理,防止线缆垂落误伤农户。

image.png

温情相守,他用坚守绘就麦田的“服务地图”

  在探沂镇,王家育的手机相册里有张特别的“服务地图”——密密麻麻标注着12个村庄及社区2000多户的位置标签。每个红点旁,既有留守老人的特殊需求,也有种植户的网络痛点:东王管庄村张大娘只会用老年机,他每周上门教视频通话;石行村板材加工厂信号覆盖难,他协调加装4处微型基站……这张用脚步丈量出的“活地图”,记录着王家育日均2万步、全年无休的服务轨迹。每一步,都踏在了乡亲们的心坎上;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乡亲们脸上的笑容。

细节为本,他用规范织就麦田的“安全网”

  “小王装宽带,线走得横平竖直像量过似的!”村民们口中这句朴实无华的称赞,背后是王家育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他日常严格执行装机规范要求,明线沿墙走直角,暗线避开承重墙,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他深知,这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对乡亲们生活品质的保障。

image.png

  去年汛期,一场罕见的暴雨席卷了整个探沂镇,全镇的通讯设施遭受了严重破坏。一时间,电话打不通,网络连不上,乡亲们心急如焚。然而,唯独王家育维护的片区,在最快的时间内恢复了通讯。原来,这得益于他日常巡检时坚持的“多走半步查隐患”。每一次巡检,他都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正是这份执着和坚守,让他在关键时刻守护了乡亲们的通信“生命线”。

  “联通智慧家庭的牌子,得靠每户的‘小满意’擦亮。”面对荣誉,王家育依然保持着庄稼人般的质朴。当夕阳为麦田镀上金边,他身后,新架起的信号线如琴弦奏响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持续打造“有温度”的智慧家庭服务,让千兆网络覆盖田间地头,用匠心服务托举乡村振兴的壮阔蓝图,这是中国联通的承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034-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